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揭秘校园新危机:大学生“空心病”,教育功利化副作用与解决

2024-05-19

近年来,我国部分大学生常常“内心空洞,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力”,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甚至是自杀行为。

伴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频发,“空心病”这一概念出现并引发热议。

2016 年,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在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中首次提出“空心病”这一概念,用以描述大学生厌恶学习、生命意义感匮乏的现象。

徐凯文教授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患有“空心病”的大学生,他们“找不到自己的真正所求,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有着强烈的自杀意愿”。

可见,“空心病”对个人发展的阻碍性和对个体生命的危害性不可忽视。

具体而言,“空心病”现象有着如下基本特征:

第一,常常表现出抑郁症相似的症状,如情绪低落、快感降低、兴趣减退和焦虑迷茫等,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第二,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强烈,感到自己与他人、外界都没有真正的联系,内心空虚迷茫,不知道活着的意义。

第三,需求外部认同,非常在意外界的看法和评价,注重维护在他人面前的良好形象,并为此付出很多努力,但此种行为并非自愿,因此内心常常疲惫不堪。

第四,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生物治疗疗效往往不明显,传统心理治疗方 法效果也不明显。

一、“空心病”现象的诱发因素——教育功利化

教育功利化及其主要表现

教育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产活动紧密相连,能增进个体幸福和社会利益,客观上具有功利性。

功利化将物质利益的追求或者说眼前利益的追求摆在第一位,轻精神追求,忽视长远发展,也是实用主义思想的一种扭曲。

教育功利化则是教育依据功利的原则来完成对自身结构的重新建构的过程,最终教育具备了某些功利的形态。

在催生“空心病”现象的复杂因素中,教育功利化难辞其咎。

因此,以教育功利化为研究视角切入,旨在针对大学生“空心病”现象进行归因分析。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知识 改变命运”“一切为成绩让路”成为家长们的共识。

家长们往往会将自己对教育的期望强行灌注在孩子身上,报 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孩子的意愿得不到合理的尊重。

家长们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好成绩,将教育作为改变孩子命运的重要砝码,教育的工具价值掩盖了教育的内在价值。

其次是学校对教育功利化的追求。

部分学校为了所谓的排名,通常会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学成绩上,把教育 的原初价值搁置,忽视了教育的“育人”价值。

为了获得声誉和绩效,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则,框住教师、约束学生,磨灭了教师对工作的热情以及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甚至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而将优质资源聚焦于“有前 途”“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而对那些升学希望渺茫的学生有所忽视甚至是放弃,这与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

与此同时,教育评价标准一元化和教育内容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严重的唯成绩论倾向,过分地重视考试成绩。

这样单一落后的评价方式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

另外,教育内容的窄化也是不可忽视的,考试考的就使劲学,反之则弃置不学。

教育功利化诱发“空心病”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教育陷入形式化和功利化之中,功利畸形的价值观驱使下的教育会失去自身的本来价值,难以凸显人性和人文色彩。

教育功利化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其既有现实原因,也有历史文化原因,其中,历史文化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而优则仕” 是儒家思想对教育的观点,个人接受教育是可以提高自 己的政治地位、获取功名利禄。

从“学而优则仕”,到“学 也,禄在其中矣”,再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无不体现着教育的目的,甚至通过教育实现“朝为 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

于是,就出现了“唯分数论”“学历至 上”的教育功利化的现象和行为。

人们都渴望通过教育 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改变自己的命运,却忽略了教育过程中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

然而,当下的教育却承载着较多的社会压力与负担,教育的原初价值和本质发生了偏离。

教育成为人们升迁晋级的助推力,成为社会筛选人才的标尺,成为人们通向上流社会的阶梯。

在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之下,学校和家长就只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其心理 的健康和人格的完善。

“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分数低就是坏学生”“高考就是指挥棒”“分数就是目标”,家长、学校和社会三者对此达成了共识。

总体来看,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个体良好的生活体验,还是生命存在的意义,甚至于所有的活动都必须让位于知识性的习 得活动,这为“空心病”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二、“空心病”的应对策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教育功利化是由多因素导致的教育问题,要想解决教育功利化问题,消除“空心病”产生的土壤,就要从教育内外因素着手。

因此,我们既要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端正对教育的正确认识,同时高校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教育制度和育人体系,做到预防和治疗双向发力,共同消除“空心病”现象。

现实中教育实践方方面面的问题和偏颇的实践,其根本问题在于对教育的本质和原初价值理解存在误区。

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外,还有对精神层面的培养和人格的熏陶,而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

因此,要纠正当前我国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和不足,各方应摒弃其过 于功利化的价值偏向,首先要重塑正确理性的教育价值观,还原教育的原初价值和意义。

与此同时,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落脚点,完善育人体系。

高校应该重构大学生学校生活的内容与形式,重建大学生的意义世界。教育者和高校需要坚决摒弃固有的“唯知识,轻能力”和“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加强人文关怀。

许多大学生产生“空心病”现象的原因,就是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生涯规划课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引导学生去感知自我意识,去认知自我。

应整合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资源,建立系统的教育课程体系。

鉴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认知困惑和需求,高校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需求开展相应的课程,协助大学生进行未来人生规划,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需求和目标定位。

此外,学校应组织开展多样有效的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集体归属感,从而降低孤独感。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想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必须从他们的思想层面入手,提升大学生奋斗的动力与生活的热情,引导大学生走出“空心”状态。

为此,高校要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诉求,将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与大学生自身实际状况相结合,使大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引导学生认清自身的历史使命和现实状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 价值取向,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同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 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有目的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心病”首先表现为一种心 理障碍,因此,在应对“空心病”问题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席。

首先,高校应定期开展全校心理健康调查,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并做到及时疏导及时防控,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跟踪监测。

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预防“空心病”的发生。

辅导员可以通过微信、心理热线或公众号等平台,向大学生“点对面”地传递社会交往知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做好心理调适。

与此同时,学校应发挥好教育主阵地的作用,积极与家庭沟通联系,构筑牢固的心理健康教育防控机制,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监测与干预,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此外,学校应重视生命教育,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从学习动机、人生意义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的真正意义, 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利用生命教育鼓励大学生思考和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的本质是经历而不是结果,引导大学生关注当下,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明确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使大学生更加珍视生命、热爱生命。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大的课题,“空心病”现象是其中的一个表现,本文也仅仅是从教育功利化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教育功利化的具体表现,梳理了“空心病”现象背后教育功利化产生的因素,并以此提 出疏解策略。

社会、学校和家庭需理性认识教育的价值,坚持以人为本,完善育人体系,减少心理障碍的产生,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近年来,我国部分大学生常常“内心空洞,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力”,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甚至是自杀行为。

伴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频发,“空心病”这一概念出现并引发热议。

2016 年,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在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中首次提出“空心病”这一概念,用以描述大学生厌恶学习、生命意义感匮乏的现象。

徐凯文教授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患有“空心病”的大学生,他们“找不到自己的真正所求,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有着强烈的自杀意愿”。

可见,“空心病”对个人发展的阻碍性和对个体生命的危害性不可忽视。

具体而言,“空心病”现象有着如下基本特征:

第一,常常表现出抑郁症相似的症状,如情绪低落、快感降低、兴趣减退和焦虑迷茫等,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第二,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强烈,感到自己与他人、外界都没有真正的联系,内心空虚迷茫,不知道活着的意义。

第三,需求外部认同,非常在意外界的看法和评价,注重维护在他人面前的良好形象,并为此付出很多努力,但此种行为并非自愿,因此内心常常疲惫不堪。

第四,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生物治疗疗效往往不明显,传统心理治疗方 法效果也不明显。

一、“空心病”现象的诱发因素——教育功利化

教育功利化及其主要表现

教育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产活动紧密相连,能增进个体幸福和社会利益,客观上具有功利性。

功利化将物质利益的追求或者说眼前利益的追求摆在第一位,轻精神追求,忽视长远发展,也是实用主义思想的一种扭曲。

教育功利化则是教育依据功利的原则来完成对自身结构的重新建构的过程,最终教育具备了某些功利的形态。

在催生“空心病”现象的复杂因素中,教育功利化难辞其咎。

因此,以教育功利化为研究视角切入,旨在针对大学生“空心病”现象进行归因分析。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知识 改变命运”“一切为成绩让路”成为家长们的共识。

家长们往往会将自己对教育的期望强行灌注在孩子身上,报 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孩子的意愿得不到合理的尊重。

家长们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好成绩,将教育作为改变孩子命运的重要砝码,教育的工具价值掩盖了教育的内在价值。

其次是学校对教育功利化的追求。

部分学校为了所谓的排名,通常会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学成绩上,把教育 的原初价值搁置,忽视了教育的“育人”价值。

为了获得声誉和绩效,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则,框住教师、约束学生,磨灭了教师对工作的热情以及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甚至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而将优质资源聚焦于“有前 途”“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而对那些升学希望渺茫的学生有所忽视甚至是放弃,这与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

与此同时,教育评价标准一元化和教育内容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严重的唯成绩论倾向,过分地重视考试成绩。

这样单一落后的评价方式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

另外,教育内容的窄化也是不可忽视的,考试考的就使劲学,反之则弃置不学。

教育功利化诱发“空心病”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教育陷入形式化和功利化之中,功利畸形的价值观驱使下的教育会失去自身的本来价值,难以凸显人性和人文色彩。

教育功利化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其既有现实原因,也有历史文化原因,其中,历史文化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而优则仕” 是儒家思想对教育的观点,个人接受教育是可以提高自 己的政治地位、获取功名利禄。

从“学而优则仕”,到“学 也,禄在其中矣”,再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无不体现着教育的目的,甚至通过教育实现“朝为 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

于是,就出现了“唯分数论”“学历至 上”的教育功利化的现象和行为。

人们都渴望通过教育 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改变自己的命运,却忽略了教育过程中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

然而,当下的教育却承载着较多的社会压力与负担,教育的原初价值和本质发生了偏离。

教育成为人们升迁晋级的助推力,成为社会筛选人才的标尺,成为人们通向上流社会的阶梯。

在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之下,学校和家长就只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其心理 的健康和人格的完善。

“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分数低就是坏学生”“高考就是指挥棒”“分数就是目标”,家长、学校和社会三者对此达成了共识。

总体来看,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个体良好的生活体验,还是生命存在的意义,甚至于所有的活动都必须让位于知识性的习 得活动,这为“空心病”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二、“空心病”的应对策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教育功利化是由多因素导致的教育问题,要想解决教育功利化问题,消除“空心病”产生的土壤,就要从教育内外因素着手。

因此,我们既要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端正对教育的正确认识,同时高校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教育制度和育人体系,做到预防和治疗双向发力,共同消除“空心病”现象。

现实中教育实践方方面面的问题和偏颇的实践,其根本问题在于对教育的本质和原初价值理解存在误区。

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外,还有对精神层面的培养和人格的熏陶,而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

因此,要纠正当前我国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和不足,各方应摒弃其过 于功利化的价值偏向,首先要重塑正确理性的教育价值观,还原教育的原初价值和意义。

与此同时,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落脚点,完善育人体系。

高校应该重构大学生学校生活的内容与形式,重建大学生的意义世界。教育者和高校需要坚决摒弃固有的“唯知识,轻能力”和“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加强人文关怀。

许多大学生产生“空心病”现象的原因,就是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生涯规划课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引导学生去感知自我意识,去认知自我。

应整合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资源,建立系统的教育课程体系。

鉴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认知困惑和需求,高校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需求开展相应的课程,协助大学生进行未来人生规划,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需求和目标定位。

此外,学校应组织开展多样有效的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集体归属感,从而降低孤独感。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想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必须从他们的思想层面入手,提升大学生奋斗的动力与生活的热情,引导大学生走出“空心”状态。

为此,高校要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诉求,将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与大学生自身实际状况相结合,使大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引导学生认清自身的历史使命和现实状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 价值取向,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同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 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有目的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心病”首先表现为一种心 理障碍,因此,在应对“空心病”问题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席。

首先,高校应定期开展全校心理健康调查,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并做到及时疏导及时防控,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跟踪监测。

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预防“空心病”的发生。

辅导员可以通过微信、心理热线或公众号等平台,向大学生“点对面”地传递社会交往知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做好心理调适。

与此同时,学校应发挥好教育主阵地的作用,积极与家庭沟通联系,构筑牢固的心理健康教育防控机制,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监测与干预,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此外,学校应重视生命教育,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从学习动机、人生意义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的真正意义, 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利用生命教育鼓励大学生思考和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的本质是经历而不是结果,引导大学生关注当下,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明确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使大学生更加珍视生命、热爱生命。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大的课题,“空心病”现象是其中的一个表现,本文也仅仅是从教育功利化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教育功利化的具体表现,梳理了“空心病”现象背后教育功利化产生的因素,并以此提 出疏解策略。

社会、学校和家庭需理性认识教育的价值,坚持以人为本,完善育人体系,减少心理障碍的产生,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关阅读

今日热点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