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人死后为什么烧纸钱?真的有用吗?原来烧纸钱有这么多忌讳和讲究

2024-05-06

古代的百姓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都会将其归结于已经下地的祖宗,便大把大把的给地下的祖宗烧纸钱。

经过漫长的发展,烧纸钱已经成为一种习俗,有许多忌讳和讲究,不仅要在人去世后烧纸钱,在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清明、重阳、中元等节日,也要给祖宗烧纸钱。

那么烧纸钱真的有用吗?这其中又有哪些忌讳和讲究呢?

烧纸钱的由来

纸钱又名冥币,烧纸钱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已有上千年。中国原始时期就已经有祭祀先人的传统,目的一是为了悼念先人,二是为了让先人庇护自己的家族,最终经过不断的演变,成为烧纸钱。

古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孝道就是儒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本身中国人就是极其崇尚孝道的,有了儒家思想的加持,孝对于一个人来说更加重要。在汉朝的时候,做官的制度是察举制,而举孝廉就是最重要的一个项目。

你只要孝顺,就可以做官,可见古代对孝道究竟有多重视。古代还有一个说法,叫做事死如事生,就是对待已逝之人要像生前那般对待。在墓穴中放置大量的陪葬品,也是对逝者的一种敬重。

古代百姓相对于科学,更加信奉封建迷信,认为人在去世之后,并没有因此消散,而是到了另一个地方,有的说天堂地狱,有的说极乐世界,或是经历轮回,这就让百姓更加相信人物理上的死亡并不是真的死亡。

于是那些王侯将相或是达官贵族,在死去时,后代都要在其墓穴中安放大量的陪葬品,其中不乏金银珠宝,秦始皇陵更是有震惊世界的兵马俑,希望这些兵马俑能跟随秦始皇,到另一个世界去征战。

逐渐陪葬品也成逝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但也由此衍生一个问题,丰厚的陪葬品让无数的盗墓贼蠢蠢欲动,他们趁着夜色进行偷盗,除了帝王陵墓,谁会日夜守在陵墓前抵挡盗墓贼呢?民间也因此不断减少墓中的陪葬品。

但没有了陪葬品,逝者在另一个世界怎么生存,于是就有了烧纸钱这个说法。纸钱相对于真金白银、各种瓷器来说,廉价许多,烧纸钱的成本低,逐渐就成为一种习俗,流传下来。

到如今,烧纸钱已经成为一种习俗,拥有相当多的讲究和忌讳,纸钱的面额也越来越大,烧纸钱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生怕先人在另一个世界不够花。烧纸钱也成为后世子孙对先人怀念的一种手段,只要烧了就能证明还在想着先人。

都说人一共会经历三次死亡,一次是物理上的死亡,一次是社会上的死亡,一次是彻底被遗忘的死亡。物理上的死亡就是人已经没有生命特征,器官上的死亡,代表人已经去世。

这是人的第一次死亡,这是人死亡的第一步,之后就是社会上的死亡,就是从葬礼之后,与逝者有关的东西全部被抹除,比如逝者留下的遗产被继承,但此时的逝者还被亲朋好友所怀念,他还活在一些人的心中。

第三次死亡就是被彻底遗忘,这时逝者的亲朋好友都已经离开人世,社会上再也没有关于逝者的任何消息,没有人能知道逝者曾经来过人间,也没有人知道逝者的模样,只能在族谱上找到逝者的名字。

被遗忘的死亡才是真正的死亡,已经和这个世间没有任何联系。当然如鲁迅这样的人,他们很难经历第三次死亡,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世人的心中。

而普通人为了让逝者能够更长久的留在世间,就会隔段时间对其进行祭祀,祭祀的过程少不了烧纸钱,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对先人的祭拜也证明着先人并没有永远离开人世,其依然活在有些人的心中。

还有说法称烧纸钱最早只是用来掩盖尸臭味道的,焚香烧纸都是这个道理,不过人们总喜欢将这些事赋予一定的意义,就逐渐转变成传递思念的方式。

那么烧纸钱真的有用吗?肯定是没用的,人一旦肉体死亡,就永远离开了人世间,根本不可能说需要后代烧纸钱,以维持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这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而且烧的纸钱怎么可能会到阴间。

但烧纸作为传统习俗,承载了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后人希望逝者能在天之灵保佑自己,这是一份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不过烧纸,虽然没有具体作用,但对一个人的心理作用是很强的。

有许多人在给先辈烧完纸后,就觉得事事顺利,是先辈在保佑自己。有的人因事错过了一次烧纸,就会感觉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心里特别难受,感觉对不起先辈,这都是心理引发的作用。

忌讳与讲究

烧纸钱已经流传上千年,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到如今已经有非常多的忌讳的讲究。并不是想怎样烧就怎样烧,每次烧纸钱必须要按照规矩来,各地的规矩也都不尽相同,但有许多是通用的。

“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人们对于烧纸钱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外不管多忙,都要在一定的时间里回到老家烧纸钱,尤其是清明节和中秋节,关于清明节烧纸钱更是流传出了许多民间故事。

清明节烧纸钱讲究“前三后四”,意思就是在清明节的前后三四天,都可以烧纸钱,这样让在外的游子都有时间赶回家祭拜先祖,烧纸钱。而且清明节当天阴间的道路比较拥挤,到处都是来拿纸钱的逝者。

在节前后三四天,也能让逝者顺利收到烧去的纸钱。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一下子烧大量的纸钱到阴间,就会导致阴间在清明节当天出现大量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白白损失一些钱财。

烧纸钱也必须需要在天黑透之后去烧,最好带上防风火机,因为白天阳气重,逝者都不敢出来拿钱,只有等到晚上阴气重的时候,烧的钱才能被逝者拿到,拿防风火机也是因为晚上阴气重,风大,不容易点燃纸钱。

在烧纸钱之前,要先拿个木棍画一个圈,然后轻声呼喊逝者,这样逝者才会知道有人在给他烧纸钱,才会来取钱。而且在烧纸钱的过程中必须要时刻怀着对逝者的敬畏之心,不能嬉皮笑脸,乱说话。

等烧完纸钱离去时,还不能回头看,怕因此引来阴间的小鬼。烧的纸钱不能买那些成沓成沓的印刷品,要尽量买些面值小的,也不能烧的数量过多。因为逝者拿到的钱多了,就会引来小鬼的争抢,让其不得安宁。

而且前去烧纸的人尽量要是成年男性,妇女儿童等都不能接近坟墓,因为其身上阴气太重,怕引来小鬼的窥探,烧纸的人也不能身穿红色衣服,这也是不吉利的象征。

实在不能返回老家的游子,也会在十字路口进行烧纸,古代认为十字路口是连接阴间和阳间的通道,在此处烧纸,能抵达阴间。烧纸也需要用圆圈圈住,并低声呼喊逝者,保证最终逝者能拿到纸钱。

结语

我国烧纸钱的习俗源远流长,虽然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大多都是封建迷信,但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我们要遵守,也能借此来怀念逝者,祈求获得庇护。

关于烧纸钱也流传下来许多忌讳和讲究,各地都不相同,但都承载着对逝者的怀念,不过在烧纸钱的过程中一定文明祭祀,时刻注意火灾的发生。

古代的百姓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都会将其归结于已经下地的祖宗,便大把大把的给地下的祖宗烧纸钱。

经过漫长的发展,烧纸钱已经成为一种习俗,有许多忌讳和讲究,不仅要在人去世后烧纸钱,在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清明、重阳、中元等节日,也要给祖宗烧纸钱。

那么烧纸钱真的有用吗?这其中又有哪些忌讳和讲究呢?

纸钱又名冥币,烧纸钱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已有上千年。中国原始时期就已经有祭祀先人的传统,目的一是为了悼念先人,二是为了让先人庇护自己的家族,最终经过不断的演变,成为烧纸钱。

古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孝道就是儒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本身中国人就是极其崇尚孝道的,有了儒家思想的加持,孝对于一个人来说更加重要。在汉朝的时候,做官的制度是察举制,而举孝廉就是最重要的一个项目。

你只要孝顺,就可以做官,可见古代对孝道究竟有多重视。古代还有一个说法,叫做事死如事生,就是对待已逝之人要像生前那般对待。在墓穴中放置大量的陪葬品,也是对逝者的一种敬重。

古代百姓相对于科学,更加信奉封建迷信,认为人在去世之后,并没有因此消散,而是到了另一个地方,有的说天堂地狱,有的说极乐世界,或是经历轮回,这就让百姓更加相信人物理上的死亡并不是真的死亡。

于是那些王侯将相或是达官贵族,在死去时,后代都要在其墓穴中安放大量的陪葬品,其中不乏金银珠宝,秦始皇陵更是有震惊世界的兵马俑,希望这些兵马俑能跟随秦始皇,到另一个世界去征战。

逐渐陪葬品也成逝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但也由此衍生一个问题,丰厚的陪葬品让无数的盗墓贼蠢蠢欲动,他们趁着夜色进行偷盗,除了帝王陵墓,谁会日夜守在陵墓前抵挡盗墓贼呢?民间也因此不断减少墓中的陪葬品。

但没有了陪葬品,逝者在另一个世界怎么生存,于是就有了烧纸钱这个说法。纸钱相对于真金白银、各种瓷器来说,廉价许多,烧纸钱的成本低,逐渐就成为一种习俗,流传下来。

到如今,烧纸钱已经成为一种习俗,拥有相当多的讲究和忌讳,纸钱的面额也越来越大,烧纸钱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生怕先人在另一个世界不够花。烧纸钱也成为后世子孙对先人怀念的一种手段,只要烧了就能证明还在想着先人。

都说人一共会经历三次死亡,一次是物理上的死亡,一次是社会上的死亡,一次是彻底被遗忘的死亡。物理上的死亡就是人已经没有生命特征,器官上的死亡,代表人已经去世。

这是人的第一次死亡,这是人死亡的第一步,之后就是社会上的死亡,就是从葬礼之后,与逝者有关的东西全部被抹除,比如逝者留下的遗产被继承,但此时的逝者还被亲朋好友所怀念,他还活在一些人的心中。

第三次死亡就是被彻底遗忘,这时逝者的亲朋好友都已经离开人世,社会上再也没有关于逝者的任何消息,没有人能知道逝者曾经来过人间,也没有人知道逝者的模样,只能在族谱上找到逝者的名字。

被遗忘的死亡才是真正的死亡,已经和这个世间没有任何联系。当然如鲁迅这样的人,他们很难经历第三次死亡,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世人的心中。

而普通人为了让逝者能够更长久的留在世间,就会隔段时间对其进行祭祀,祭祀的过程少不了烧纸钱,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对先人的祭拜也证明着先人并没有永远离开人世,其依然活在有些人的心中。

还有说法称烧纸钱最早只是用来掩盖尸臭味道的,焚香烧纸都是这个道理,不过人们总喜欢将这些事赋予一定的意义,就逐渐转变成传递思念的方式。

那么烧纸钱真的有用吗?肯定是没用的,人一旦肉体死亡,就永远离开了人世间,根本不可能说需要后代烧纸钱,以维持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这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而且烧的纸钱怎么可能会到阴间。

但烧纸作为传统习俗,承载了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后人希望逝者能在天之灵保佑自己,这是一份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不过烧纸,虽然没有具体作用,但对一个人的心理作用是很强的。

有许多人在给先辈烧完纸后,就觉得事事顺利,是先辈在保佑自己。有的人因事错过了一次烧纸,就会感觉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心里特别难受,感觉对不起先辈,这都是心理引发的作用。

烧纸钱已经流传上千年,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到如今已经有非常多的忌讳的讲究。并不是想怎样烧就怎样烧,每次烧纸钱必须要按照规矩来,各地的规矩也都不尽相同,但有许多是通用的。

“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人们对于烧纸钱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外不管多忙,都要在一定的时间里回到老家烧纸钱,尤其是清明节和中秋节,关于清明节烧纸钱更是流传出了许多民间故事。

清明节烧纸钱讲究“前三后四”,意思就是在清明节的前后三四天,都可以烧纸钱,这样让在外的游子都有时间赶回家祭拜先祖,烧纸钱。而且清明节当天阴间的道路比较拥挤,到处都是来拿纸钱的逝者。

在节前后三四天,也能让逝者顺利收到烧去的纸钱。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一下子烧大量的纸钱到阴间,就会导致阴间在清明节当天出现大量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白白损失一些钱财。

烧纸钱也必须需要在天黑透之后去烧,最好带上防风火机,因为白天阳气重,逝者都不敢出来拿钱,只有等到晚上阴气重的时候,烧的钱才能被逝者拿到,拿防风火机也是因为晚上阴气重,风大,不容易点燃纸钱。

在烧纸钱之前,要先拿个木棍画一个圈,然后轻声呼喊逝者,这样逝者才会知道有人在给他烧纸钱,才会来取钱。而且在烧纸钱的过程中必须要时刻怀着对逝者的敬畏之心,不能嬉皮笑脸,乱说话。

等烧完纸钱离去时,还不能回头看,怕因此引来阴间的小鬼。烧的纸钱不能买那些成沓成沓的印刷品,要尽量买些面值小的,也不能烧的数量过多。因为逝者拿到的钱多了,就会引来小鬼的争抢,让其不得安宁。

而且前去烧纸的人尽量要是成年男性,妇女儿童等都不能接近坟墓,因为其身上阴气太重,怕引来小鬼的窥探,烧纸的人也不能身穿红色衣服,这也是不吉利的象征。

实在不能返回老家的游子,也会在十字路口进行烧纸,古代认为十字路口是连接阴间和阳间的通道,在此处烧纸,能抵达阴间。烧纸也需要用圆圈圈住,并低声呼喊逝者,保证最终逝者能拿到纸钱。

我国烧纸钱的习俗源远流长,虽然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大多都是封建迷信,但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我们要遵守,也能借此来怀念逝者,祈求获得庇护。

关于烧纸钱也流传下来许多忌讳和讲究,各地都不相同,但都承载着对逝者的怀念,不过在烧纸钱的过程中一定文明祭祀,时刻注意火灾的发生。

相关阅读

今日热点

小编推荐